查看原文
其他

华为“上车”以后

四驱姑娘 汽车之心 2019-12-13


写在前面:


今年 7 月 30 日,华为在深圳总部举行 2019 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。


今年上半年,华为实现营收 4013 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23.2%,净利润率 8.7%。这是华为首次重磅发布半年报,成绩优异。


在发布 2019 年上半年强劲表现财报后,华为将全球研发预算增加了 20%,从 2018 年的 150 亿美元增加至 180 亿美元。


这一动作背后,不禁让人好奇:定位为增量部件供应商,今年升级为一级部门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,其研发投入又是如何?


截至 2018 年底,华为在 5G 的研发上投入超过 20 亿美元,约占 2018 年总研发费用为的 8%。目前华为在 5G 领域已获得 50 个商用合同。


据此保守推断,升级为一级部门的汽车 BU,研发费用占 5% 至 6% 并不为过。


华为汽车板块的研发费用——随着智能汽车 BU 迎来营收,将在一定程度上碾压传统车企和零部件企业。


类似于华为手机对华为消费者业务的逆势上涨,这一幕或许会在智能汽车 BU 上重演。


华为,落子不虚


5 月 27 日,华为总裁任正非签发了一份组织变动文件。


这份文件显示,原来的车联网业务部升级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(Business Unit,业务单元),与运管商 BG、企业 BG 同属 ICT(信息和通信技术)业务组织,直接向 CEO 汇报。


在华为内部,BU 是与 BG 并列的一级部门。


至此,华为拥有三大 BG:运营商 BG、企业 BG 和消费者 BG;两大 BU:Cloud&AI 产品与服务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。


新 BU 的定位是:作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,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造好车。



跟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上海车展说的基本一致。


难以想象,就在半年前,徐直军还是华为内部喊造车喊得最响的一位。



4 月 17 日,华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车展,徐直军三番五次「吐血」强调: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,汽车行业原有的部件华为不会去做。


专业造车 100 年的整车厂商们应该可以松口气了。


不过,华为从来落子不虚。


一个敏感的时间点


华为正式拎起智能汽车领域解决方案服务的时间点,值得推敲。


地球人都知道,2019 年初的那场孟晚舟被扣留事件,再到一个月前,特朗普把华为列为实体清单和国家安全出口黑名单,以及接踵而来的谷歌、微软停止与华为合作……


华为选择在这个时候加速汽车业务,是一次对美国的公开叫板——尔要战,便战。


特朗普的忌惮,或许可以从美国商务科学交通委员会主席、参议员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窥究竟:「美国一定要赢下 5G,否则美国将彻底失去引领科技的优势。」


赢下 5G,已经化作一种焦虑的心情,弥漫在美国政坛。


这其中,首当其冲的,自然是手握众多 5G 通信协议专利与底层芯片研发技术的华为。


这种背景下,华为正式发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,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来说,都有着独特的意味。


智能汽车的「咽喉」


2016 年底,中国提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。


在这个发展规划中,「智能」的基础是芯片,「网联」的基础是通信——华为恰巧在这两个领域都是巨头,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术提供商,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厂商。


对于成立 31 年、早在 2009 年就布局车联网的华为来说,它有着充足的 ICT 技术积累——就像正在崛起的华为云一样,车联网也是华为将自己过去 30 年在 ICT 产业的技术积累释放出来的成果。


今天,任何一家整车厂,背靠华为一家,就可以同时解决通讯芯片、处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应问题。



然而,这也意味着,除了华为,在汽车电子领域,中国没有一个世界级的 Tier1 供应商。


今天中国的智能汽车市场,被博世、大陆、电装这些国际Tier1供应商巨头垄断,本土供应商不到 1%,尤其在通信芯片、处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领域,极度依赖美国。


对于整车企业而言,没有替代供应商是异常可怕的。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而言,没有替代供应商是异常可怕的。


日后回望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向智能化迈进的这段征程,所有的中国汽车人应该都会深深记得,华为发挥了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
另一方面,对华为来说,这也是它将自己的业务深度绑定国内市场的一个先发尝试——国外不买我的方案,出口转内销,扩大国内车企的朋友圈,自然是宜早不宜晚。


事实上,从 2015 年起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亲自上阵,跟时任一汽董事长徐平、总经理徐宪平接触,然后又接连将广汽、长安、东风、上汽、北汽一把手们拉入朋友圈。


这是华为人实干精神的一个小小注脚。


如今将所有跟智能汽车相关的业务独立出来,可以让华为充分整合内部资源,利用内外部的人力资源池,从单纯承接技术研发的需求,到引入专业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,不至于出现一个客户面对好多个对接人的不专业局面。


对于以管理见长、又有着「以客户为中心」企业文化浸润的华为来说,这是一步好棋。


但事情又没有那么简单。


这个已经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诸多暴利行业的巨头,它在智能汽车上的一举一动,都不可避免地会搅动起整个汽车圈的一江春水。


事实上,华为造车的传闻,已经沸沸扬扬传了好多年。


早在 2018 年,它还跟造车新势力威马传过绯闻,当然后来双方都澄清了。



2018 年 2 月,华为还试着将旗下的 Mate10 手机与保时捷深度绑定——这台 AI 技术的华为手机可以直接启动保时捷,让华为在汽车圈再次小小地轰动了一把。


这次,它还非常高调地将自家的菊花标印上保时捷的车头。



2019 年 1 月,华为正式和奥迪签署自动驾驶前瞻技术方案协议,在未来几年,为奥迪品牌汽车实现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。


这大概是华为最接近造车的一次。


华为的「肌肉」


美团创始人王兴问一个懂行的朋友:「全球范围内长期来看,自动驾驶你最看好哪家公司?」


朋友回复:「三五年内哪家都没戏,长期来看,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,我选华为......」


此言不差。


既有实力跟自动驾驶大数据、云计算见长的 BAT 争高下,又能和博世、大陆、电装这些以硬件见长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较高下,华为有着绝对实力,成为车联网供应商领域的 No.1。


更何况,造车的利益诱惑,不只是一条鱼,而是一片海洋。


美国咨询机构 IHF 曾预测:到 2035 年,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将突破 1000 万辆。


麦肯锡的预测更加大胆:2025 年,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.9 万亿美元。这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,不管是产业链和相关产业,还是整车厂本身。


面对近在眼前的蛋糕,不管有没有前期积累,巨头们都不会心如止水。


苹果、谷歌、阿里、百度、英特尔等纷纷砸进巨资,华为作为全球通讯巨头,站在人类高新科技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,不可能无动于衷。


电动车和智能驾驶的趋势判断已经非常清晰,战略既定,全力以赴拼执行。


对于华为的决策团而言,他们也确实需要为这艘载有 17 万平均年薪 110 万的年轻人的巨轮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

今年 3 月 28 日,华为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上,华为预计 2021 年收入超过 1500 亿美元。但去年开始,华为的收入增速开始放缓,尤其是支柱的运营商业务。


以手机为主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现在是增长的主力。但是,在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平台期的当下,手机业务很难支撑华为在未来 10 年的增长需求——不久前,徐直军就直言不讳地对外表示,手机业务的风险是存在的。



而广为期待的 5G,在华为的产业版图里,只是一个产品。


曾经寄予厚望的华为云,短期内面临阿里、腾讯等对手的强烈竞争,即使赢下政务云这种局域市场,也必然是惨胜。


业务的成长性,是华为战略的优先选项,保持良好的业务成长性,关系到整个华为体系的正常和安全运转。


不管华为以什么姿态表达「不造车」的所谓初衷,但事实是,从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」到「自主造车品牌」,距离可能没有那么远。


今天,造车的门槛正在不断降低。


随着无人驾驶、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智能驾驶的兴起,传统造车三大件(发动机、变速箱、底盘)的护城河正在被抽干,汽车从机械产品变成电气产品、电子产品、互联网产品、AI产品。


传统汽车正在丧失主动性,进入比拼供应商的阶段。


这跟当初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迭代的情况非常类似。


而眼下的华为,在汽车领域,也正在走当年造手机的老路子:先做供应商,或者直接做 OEM,然后慢慢做品牌,做高端。


在智能手机赛道,华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——它能够将芯片、硬件、软件和AI有效地整合,然后打造出大家喜爱的产品。


如果为了成为最大车联网供应商而放弃造车的机会,是非常愚蠢的。


当然,不一定是今天。


造车的供应链复杂度,一定远超手机行业,不过,有哪家公司会无视成为「华为汽车」供应商的机会呢?对这家传奇企业来说,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?


「沿途下蛋」


今天,如果有人真喊出华为造车去,第一个不同意的,可能是华为的精神领袖,任正非本人。


尽管具备了技术与实力,但对于造车,任正非有自己的坚持。


一手塑造了华为狼性文化的任正非,是华为内部的保守派,曾经不止一次当着诸位媒体的面,否决华为进军汽车制造业的想法。



实际上,从 2013 年开始,华为内部就有过一轮争辩,争辩的主题是: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。


任正非显然偏心宝马,他说:


「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,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。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,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、开放自己,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。


汽车有几个要素:驱动、智能驾驶(如电子地图、自动换档、自动防撞、直至无人驾驶)、机械磨损、安全舒适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,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,是可以追上来的。


当然,特斯拉也可以从市场买来后两项,我也没说宝马必须自创前两项,宝马需要的是成功,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。」


长期以来,任正非自己的座驾也是宝马。


任正非的保守,可以一窥究竟。


任正非给华为谋划的「上车」实验,更接近一个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谨慎拥抱。


不过,这位当年的「学毛选标兵」、军事家、战略家、马云最佩服的企业家,一定有着自己的战略思想,他太清楚自己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了,应该做什么了。


我们大概只能从他第一人称的讲话里面,琢磨出一丝一毫他的思想流向。



比如在 2018 年的一场内部汇报会上,他就祭出金句:在攀登珠峰的路上沿途下蛋。


在他的思维体系里,无人驾驶就是爬珠峰,有人可以半路放羊,有人可以半路挖矿,有人可以半路滑雪……把孵化的技术应用到现有的领域中,解决现存的问题,就是捞蛋的机会。


「无人驾驶是一个珠穆朗玛峰,是一个领袖型产业,它是基础研究,支持科学家为理想而奋斗。


先让科学家一心一意研究科学,不要顾及商业利益,将来即使我们不能在马路上无人驾驶,可以在生产线上使用,管理流程中使用,低速条件下的工作中使用。


朱广平(华为技术战略部部长)说我们要做电信网络的无人驾驶,各种东西都可以引入无人驾驶这个思维概念,但是它不一定就是无人驾驶。」


也有生意人的精明。


「现在很多公司,把无人驾驶作为产品目标,若果它失败的时候,我们就要网罗他们的人才,就让他来我们这里母鸡下蛋。失败的人都是理想太大,平台太小,到我们这来,我们的平台很大,那不就成功了嘛。我们反过来要拥抱失败人才,不仅仅是拥抱成功人才。」


于是,就在外界饶有兴致地争论华为未来究竟会不会造车的时候,任正非的思维就已经延展到了另一个维度:


沿途下蛋,浅滩捞鱼,在追求理想主义目标的时候,用孵化出来的技术做出现实主义的产品。


或许,这才是华为「上车」这个动作背后最原始的出发点,那座珠峰,才是华为真正下场要征服的领域,甚至可能跟汽车毫无关系(想想华为插遍全世界的通信基站)。


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是,一直想突破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小米,囿于当下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掣肘,成为横亘在小米公司面前的珠峰。但是,这并不影响它用小爱音箱来抢滩市场,顺便聚拢现金流。


还有一个值得寻味的细节是,在盛行「批评与自我批评」的华为内部,职业唱反调的华为蓝军曾经发过一篇《任正非10宗罪》,其中一条就是:


「老板在理论创新时很积极,但是一讲到产品全是收的,要聚焦主航道,不能盲目创新,不能乱立项,不能做小项目,等着未来别人失败我们好浅滩捡鱼。」


内部人的视角,总是最犀利的。


没有人是完人,技术的脚步,也不会等任何人。


注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「四驱姑娘」,「汽车之心」经授权转载。


社群招募:「汽车之心」正在组建智能汽车社群,包括智能汽车、自动驾驶、激光雷达、车路协同、高精地图、ADAS、毫米波雷达、投资人等各个行业的细分社群。


在「汽车之心」公众号对话界面回复关键词「社群」,获取入群方式。




欢迎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,加入「汽车之心Pro」知识星球,第一时间获取智能汽车行业的洞察与八卦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